投资能够成功的核心逻辑就是购买资产,那么什么是资产呢?
我的理解资产就是能够内生增长的任何东西,内生增长就是无需要额外追加投资就能依靠自身不断产出。比如鸡下蛋就是典型的内生增长,拥有一直母鸡只要养着它就可以每天吃到鸡蛋,这便是资产。
反之则是负债,就是消费。消费品只会让你花钱出去而不会产出收益。比如日常消费,买手机,衣服等等,它们都是负债,这很好理解。
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明显区分是负债还是资产,比如买房买车。那么买房是负债还是资产呢?这取决于是否能内生增长,比如用于出租每个月收取租金,那么房产就是资产,但如果是自己居住,或者空置那么它就是负债。同样购买一辆车,你用来家用它就是负债,是消费品,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收益,只会让你不断掏钱养着它。但如果你用来跑出租那么它就是资产。
股市也是同理,只有购买资产才能让你长期获利,只有购买资产才能实现长期复利。如果购买的是负债那么只是价值毁灭而已。股市的背后是一家家企业,有的企业能够内生增长,而有的企业则需要不断让股东花钱养着而无法带来收益,只是因为企业相比房子车子复杂太多了,很容易让人分不清。有些企业看起来每年都有收益,营收净利润都不错,但每过一段时间都需要大量投入资本去维护才能保持产出,以至于消耗了所有的利润,甚至倒贴。这样的企业表面上看起来是资产,但实际上根本不满足资产的定义。比如房地产企业就是典型,看起来报表利润都还不错,但一个楼盘卖掉往往还需要加钱才能拿下一块地,钱只是过一下手而已。我们要寻找的是每年产出的利润就算全部分红,企业依然可以自行运转而不影响继续赚取利润,也就是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来维持产出。
光购买资产就够了吗?显然不是,如果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那么还不如存银行呢。比如你打算买房出租赚取收益,花了100万买一套房子,但租金每年只能收取2万元,算下来每年只有2%的收益,还要扣除房屋折旧开支,那还不如存银行或者买货币基金呢,起码不用费心费力的维护。
股市也是一样,不仅要买资产,还要有买的价值,否则为什么不买货币基金呢?那么怎么样才有价值呢?这取决于你能获得的机会成本,每个人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对比的对象并非只有资本市场,还是生活中的机会以及任何你能够得到的机会。
比如你是做生意的,只需要扩大生产就能获得10%的增长,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10%,任何低于10%的资产其实都不值得你投资。如果你没有任何投资机会,那么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国债等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这些是每个人都能买的。
只要高于机会成本的资产就是划算的,比如机会成本是3%收益率,如果你能找到4%收益率的资产那么就是划算的。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更多,比如企业是有风险的,而机会成本如果是国债等是无风险的,需要风险补偿,本来4%就够,但考虑风险可能就需要5%,6%。又或者无风险收益率太低,比如现在基本都不到2%,但你不能认为高于2%就是划算的,因为无风险收益率是波动的,你要考虑未来可能上涨的情况。但基本逻辑是不变的。
总结,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就是买资产,这是根本的,其次就是必需要符合一定收益率的要求,否则还不如存银行呢。不止股票,生活中亦是如此,只要是涉及到购买资产,都要满足首先是资产,其次保证一定收益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