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最终需要被喝掉

无论是什么酒,最终属性一定是消费品,是要被消费掉的。而茅台的抢购热潮可能导致我们对真实需求判断不足,那么什么是茅台的金融属性呢?

茅台出厂价和终端巨大价差导致金融属性

首先,判断这部分需求会长期存在,不过我认为良性的金融属性是收藏需求而非投资品。

茅台的金融属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 投资价值

  • 收藏价值

收藏价值是由于酒是老的香这个行业共识导致,很多人买回来酒不急着喝都会先存放着,过几年再喝会更佳,尤其特定的年份和特定版本的茅台酒。例如,“铁盖”茅台因为其存世量稀缺,价格增长数百倍,成为高端收藏品。

全民抢购带来巨大社会库存

投资价值是由于其出厂价和终端价的巨大价差导致,由于利益巨大,市场有着巨大的投资客炒作茅台酒,这看起来是不健康的一种现象。

但是也能看出茅台酒本身的供不应求,没有消费端的巨大需求,是无法吸引大量投资炒酒的人的。只是炒作的人越多,更加剧了市场的供不应求,形成巨大的社会库存。

2022年3月31日,i茅台正式上线。

i茅台在上线一周年时,注册用户已累计达3721万人,平均日活496万人。到2024年5月19日,i茅台注册用户数达到6784.86万人,日活用户达720余万人,月活用户超1700万人。

i茅台在上线的9个月时间内,实现酒类销售收入超150亿,酒类不含税收入126亿元的营销成绩。到2023年末,i茅台交出了年营收223.74亿的成绩单。

2024年618期间的“黄茅起义”,由于电商百亿补贴叠加发货周期延长,导致了茅台批价不断下跌成为热点。

通过这些案例都能看出来茅台酒不仅是很好的引流手段,还带来了全民抢购的热潮,社会库存必然大幅度增长。

但是社会库存本身不容易量化,我也只能简单的按照逻辑推理得出库存高的观点。

社会库存终有清理的一天

但囤积的茅台酒最终一定会卖给消费者喝掉,所以最终的分析还是要回到消费能力能不能消化掉每年卖的茅台酒。

最终必须要喝掉才算完成闭环销售,否则现在卖的再多都是空中楼阁。

白酒消费群体

白酒渗透率

根据2021年中国白酒洞察报告显示,我国整体白酒渗透率为24%,统计数据为近半年饮用过白酒的人群。

这个数据不同的机构统计的结果都不太一致,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适量饮酒快乐生活蓝皮书》显示,我过目前有4.5亿饮酒人群,那么白酒渗透率就是31%。

整体上来看,白酒洞察报告的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毕竟选取的是近半年喝酒的人群,更加符合经常饮酒的定义。

人口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我国人口数量为14.11亿,那么白酒消费人群就是大约3.4亿人。这是所有白酒企业的消费者,所有白酒企业都是把酒卖给这3.4亿人。

饮酒频率和数量

洞察报告显示全国平均饮酒频率为3.6次/每月,每次喝掉4.2两,这个数据未来大概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而减少。

茅台酒消费群体

那么有多少人能经常喝茅台酒呢?根据招商银行公布的金葵花客户数量演变可以管中窥豹。

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总数2023年为1.97亿,占全国人口的13%,相当于做了一次臭氧调查。

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演变

2023年金葵花客户为464万户,总客户数为1.97亿户,金葵花客户占比2.4%。

金葵花客户总资产占比超过80%,这意味着2.4%的人占据着81.2%的存款。

金葵花客户人均存款为233万,而除开金葵花的人均存款仅为1.3万元。

这三组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当前我国是2%的人口掌握了80%的资产,已经超越28定律了,应该叫0.2 8定律,揭示了当前贫户差距的严重。

金葵花客户未来趋势

不过从图上也能看出一个好的消息,金葵花客户占比一直在提升,从2007年不足1%提升到2023年2.4%,说明富人群体在不断扩大,人均存款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茅台酒消费人数

根据这个财富结构可以得出结论,喝得起茅台酒的人大约只占总人口的2.4%。那么茅台酒的真正消费群体就是14.11亿人口✖️2.4%的富人群体✖️24%的饮酒人群≈813万人,便于计算毛估估取值800万人。

茅台酒真实需求计算

如果喝酒的并且能经常喝茅台酒的人按照白酒洞察报告的频率每月3.6次,每次4.2两也就是210ml的量喝酒,那么一年大约消耗掉茅台酒210ml*3.6次/月*12个月=9072ml茅台酒,800万人消耗7.26万吨茅台酒。

当然这是建立在只要能喝茅台酒的人呢就都喝茅台酒的情况下,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茅台酒本身价格是独一档,所以这些能消费的起茅台酒的人基本也只会喝茅台酒,他们本就是茅台要服务的的核心客户。而且喝酒有群体划分,茅台酒占据了高端大部分群体资源,就会形成示范效应,大家都会跟风。

但是这部分客户并不是真的只会喝茅台酒,同样也会喝其它酒,只是便于计算,粗略估计。

两个方面模糊抵消,茅台酒的真实消耗量直接使用计算结果取个整数7万吨。

换算成单人消耗的话就是一年消费掉9000ml茅台酒,大约18瓶500ml的茅台酒,每个月喝1瓶半,这个数据看起来是合理的。

目前茅台酒的产量为5.7万吨,四年后用于出售的量大约为4.86万吨,低于目前消耗量。再加上金融属性,造成茅台酒一直供不应求的状态就是合理的了。

但我们也必须知道这个一年消耗量并不是静态数字,而是动态变化的,当下经济活动减少那么茅台酒的需求也一定会减少,只是难以量化,不管它罢了。

未来增长空间

十四五产能在2026年完成,届时设计产能为6万吨,实际生产会大于设计产能,大约能到8万吨,4年后可销售上限为4年前生产基酒的85%即6.8万吨。

这个产能在2030年释放,这是看得见的量增,即使2030年释放了全部产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短期不需要担心茅台酒的需求端问题,只需要考虑供应端。

2030年后无法依靠量的增长带来营收增长,那么只能依靠提价和系列酒,这或许是发展直销和系列酒的原因,茅台酒未来量的空间受限,需要更多依靠品牌拉力带动系列酒的增长,这样可以依靠茅台酒之外的客户带来量价的增长。

总结

由于白酒最终形态一定是喝掉,因此需要分析消费端是否能够支撑。

通过白酒行业洞察报告提供的数据可以知道一个经常喝酒的人一年大约平均消耗掉9000ml白酒,而招行金葵花客户占比可以推算出茅台的目标客户群体数量,由此计算出茅台酒一年的需求量大约为7万吨。

目前的产能是不足以支撑这个需求量的,也就解释了茅台酒一直以来的供不应求并非刻意营销,而是真实需求如此,加上黄牛党泛滥,囤积大量茅台酒在社会更是加重了茅台酒的供不应求。

2026年后设计产能达到6万吨,2030年可销售茅台酒大约能满足当下真实需求,但有黄牛党和收藏需求的存在,市场仍然会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当下经济活动的减少对应真实需求一定是小于7万吨的,这个数字是随着宏观经济动态变化的。

由于茅台酒存放不贬值的特性,即使当下经济不好,剩下了一些酒,在未来也一定会以更高的价格被消耗掉。